作者:EARTH.ORG | EARTH.ORG | 2021年4月14日 | 阅读时间:3分钟
赤道地区海洋物种向更凉爽水域迁移
赤道附近的海洋物种数量自然在向两极移动时会逐渐减少。生态学家长期以来认为,这一全球模式在最近几个世纪中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一项新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变化,赤道周围的海洋已经变得过于炎热,许多物种无法生存。研究人员警告,这种海洋物种迁移可能引发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
—
随着物种向两极更凉爽的水域迁移,这很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计产生重大影响。同样的事情曾在2.52亿年前发生过,当时90%的海洋生物灭绝。
研究作者分析了自1955年以来收集的近5万种海洋物种的分布记录,发现“物种钟形曲线”出现了逐渐下滑——这是一个描述物种丰富度的钟形分布。这种下降在赤道地区尤为明显。
随着海洋变暖,物种正向两极移动。尽管过去50年赤道地区仅升温0.6℃,相比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较小,但热带物种必须迁移更远,才能维持其适宜的温度生态位。
研究人员对包括远洋鱼类、珊瑚礁鱼类和软体动物在内的10个主要海洋物种群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的数量在平均年海表温度高于20℃的纬度要么停滞,要么下降。
今天,北半球30°N(中国南部和墨西哥附近)以及南半球20°S(澳大利亚北部和巴西南部附近)的纬度带,物种丰富度最高。
历史回顾
2.52亿年前,在二叠纪地质时期结束时,由于西伯利亚火山喷发释放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在3万至6万年间上升了10℃。在此期间,赤道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峰值消失,导致90%的海洋物种灭绝。
随后在12.5万年前,珊瑚礁也发生了类似的向热带以外地区的迁移,但当时并未引发大规模灭绝。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海洋物种迁移到亚热带,它们可能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适应困难,从而导致新一轮大灭绝。
今天,浮游有孔虫(一种硬壳单细胞浮游生物)的物种丰富度自大约1.5万年前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以来一直在下降。作为海洋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生物的减少在近几十年因人为气候变化而加速。
这意味着什么?
失去热带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将降低对环境变化的生态韧性,削弱生态系统的持久性。
在亚热带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正在增加,这将带来物种入侵、全新的捕食-猎物关系以及新的竞争格局。这可能引发生态系统崩溃,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服务(例如食物供应)永久性改变。
这也将影响人类生计。例如,许多热带岛国依赖金枪鱼捕捞船队在其领海内出售捕捞许可证获得收入。高度游动的金枪鱼物种很可能迅速向亚热带迁移,离开岛国水域。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必须立即减少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我们还可以采取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全球仅有2.7%的海洋被完全或高度保护,远未达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020年设定的10%保护目标。
然而,已有41个国家推动设立新目标,到2030年保护全球30%的海洋。这一“30×30”目标可以禁止海底采矿,并在保护区内停止渔业活动。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生态学中最知名和最强烈的全球性规律。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继续犹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本文最初发布于 Earth.Org,经授权在此转载。
深入了解:
14.04.2021